史蒂芬·平克,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和科普作家,被公认为是继乔姆斯基之后的语言天才,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顶尖高校任教,因积极宣传进化心理学和心智计算理论而闻名于世。平克的研究方向是视觉认知和儿童的语言发展,最为人所知的观点是“语言是人类的本能”。在这一点上,他反驳了当时认为语言能力为后天产物的主流观点。其代表作有《语言本能》《心智探奇》《思想本质》《平板》等,这四本书也被称为“语言与人性”四部曲。这些作品也为他赢得了无数奖项。1994
《语言本能:人类语言进化的奥秘》成书于1994年,是一本面向大众的语言学科普著作。书中平克提出人类的语言并不是文化的产物,而是一种本能,就好像蜘蛛天生就知道如何结网一样。从语言是人类生物本能的角度,平克在书中广泛讨论了几乎所有跟语言相关的问题或迷思。
平克在书中以丰富的语言学案例和进化心理学研究为基础,证明了人类语言能力的先天基础和儿童在语言学习上的惊人天赋,也为我们揭示了思维和语言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从三个方面分享书中的内容:
第一,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的本能;
第二,语言是否决定了人类的思维;
第三,儿童是如何学会语言的。
第一部分 :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的本能?
人们认为,婴儿出生时只有一些通用的学习能力,在这种能力的基础上,婴儿通过父母、他人的教导和反馈掌握了各种文化技能,其中也包括语言能力,所以语言完全是后天文化的产物。但作者在书中明确反驳了这一观点,并且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类的天生本能。作者在书中给出了三个证据。
第一个证据是语言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我们先来看语言的普遍性。所谓普遍性,意思是到目前为止,人们发现的所有人类族群中都有语言存在。据估计,现存语言的种类有5000~7000种。在这些语言的使用者中,有一些处于教育、科技都很发达的现代社会,也有一些仍处于以狩猎采集为生、连文字都没有的部落社会。他们虽然在文化上差距巨大,但是却都能熟练使用各自的语言交流。如果语言真的是后天文化的产物,欠发达文明与发达文明之间的语言能力应该有较大的差异,但是现实中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说完了语言的普遍性,我们再来看下复杂性。所谓语言的复杂性,是指语言在表词达意上展现出的丰富形态。比如英语中的十六种时态,通过不同的时态,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动作的发生时间和完成状态。同时,这种复杂性不仅超越了种族差异,也超越了文化差异。这充分说明了人类在语言上的强大能力。此外,语言学家威廉·拉波夫,专门去跟各个阶层、各个环境的人们谈话交流,发现不管是学术专家还是普通劳工,即使后天差异巨大,人类的语言能力也并无什么本质不同。
第二个证据:儿童的语言发展过程。
语言学家曾经长期被一个问题所困扰,那就是,语言是如何产生的。因为在重大事情发生之时,人们往往想不到要记录下来。但是,一些特殊群体儿童的语言发展经历却给我们展示了语言从无到有、逐渐复杂的过程。
【案例1】
我们先看来自夏威夷岛甘蔗种植园的例子。19世纪下半叶,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美国资本的涌入,夏威夷岛上的甘蔗种植园大规模发展起来。甘蔗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且过程非常辛苦,当地人并不愿意从事这一工作,于是美国从太平洋沿岸的日本、中国、菲律宾、韩国等国家招聘了大量劳工。这些说着不同语言的劳工聚集在甘蔗种植园中,为了能够彼此交流,很快就发展出了一种临时语言,叫皮钦语。
这种皮钦语从英语和其他语言中借用了大量词汇,但是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语法,单词的排列会比较随意。但这种皮钦语最终演变成了一种真正的语言,称为“夏威夷克里奥尔语”,而这一过程是在种植园劳工后代中自发完成的。虽然他们父母使用的皮钦语呈现的是支离破碎、片段式的语言形式,但是他们自己使用的语言已经发展出完备的语法和复杂的结构,时态、助动词、单词前缀后缀等都已具备。举个例子,在表达“我已经买了咖啡”这个意思时,使用皮钦语的父母可能只会用“我咖啡买”这样的几个单词拼凑在一起,而他们的子女则会说出使用完成时态且符合语法的完整句子。
【案例2】
另一个例子来自于尼加拉瓜的聋哑学校。直到1979年,这个位于中美洲的小国才拥有了第一所聋哑学校。这所聋哑学校试图教会学生读懂唇语,但最终结果并不理想。不过,一起学习的孩子们很快就根据与家人交流的手势,发明了一套“尼加拉瓜早期手语”。随着使用这种早期手语的聋哑儿童越来越多,手语中加入了越来越多的标准化、复杂化的表达,最终,一种全新的“尼加拉瓜手语”诞生了。这种手语有标准的表达方式,沟通起来也更加高效。
这两个例子表明了,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儿童完全可以自发创造出复杂、规范的语言。儿童语言的获得并不是模仿的结果,人类天生就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
第三个证据:遗传或者脑损伤会导致语言功能障碍。
【案例1】
我们首先来看一种叫做“特定型语言障碍”的疾病,此病的患者在儿童期间语言能力发展受阻,发音困难,语法表达上也有问题。不过,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表现一切正常。这种疾病被认为是一种遗传疾病,若是家族中有人患上此病,后代中的发病率也会大大增加。在英国就有这样一个家族,由于祖母患上了这种语言障碍,她的23个孙辈中,有11个也同样得了此病。 【案例2】 除了先天缺陷外,后天的损伤也会导致语言功能的损坏,比如中风的常见并发症——布洛卡氏失语症。这种失语症的患者左脑额叶下方的神经回路遭到破坏,虽然其他方面能力正常,但在语法的使用和分析上会出现障碍。比如,当别人问你:鳄鱼被河马杀死了,最后是谁死了?正常人经过语法分析,会发现这是一个被动句,所以很容易就得出答案。但这种失语症患者的语法分析能力受损,所以无法给出答案。由这些案例可见,语言能力确实有其生理上的基础。
上面就是为你讲述的第一个方面的内容,作者通过语言的普遍性、复杂性,儿童的语言发展过程和人类的生理基础三个方面的证据,证明了语言是人类的本能,而不是后天学习的产物。
第二部分,语言是否决定了人类的思维;
学术上有一种观点,认为语言会影响人们的思维,讲不同语言的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这个观点叫做“沃尔夫假说”。比如说我们在学习英语时,老师常常会强调“汉语思维”和“英语思维”的不同,如果想要说一口地道的英语,英语思维是必不可少的。在支持这种观点的语言学家看来,有大量的证据都在支持这个观点。
但可惜的是,沃尔夫的证据经不起进一步推敲。人类的眼睛构造是相同的,对可见光的感知也大同小异。一种颜色在不同人眼中并无差别,只是在表达时,不同语言对此采用了不同的词汇。
这种高估语言影响力的看法倒也可以理解,因为思维无法被人看到,只有使用语言才能传达给他人。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没有语言就无法思考。已经有很多研究人员发现了非语言的思维方式。心理学家凯伦·韦恩就对还不会说话的婴儿做了一系列实验,证明他们已经有心算的能力了。
【案例1】
其中一个实验是这样设计的,实验人员先在婴儿面前放一只米老鼠,婴儿看了一会就失去了兴趣,目光转向了别处。接着,实验人员在米老鼠和婴儿之间加了一块幕布,在保证婴儿看到的情况下,伸出手往幕布后又放了一只米老鼠。当把幕布撤掉,婴儿发现后面是两只米老鼠时,婴儿就没有太大兴趣。但如果幕布撤掉后只有一只米老鼠,他就会更长时间地盯着米老鼠看,好奇为什么明明加了一只米老鼠之后还是一只呢?婴儿虽然还不会说话,但一点不影响他们思考,心算出一加一应该等于二。
其实即便是没有语言的动物,思考依然能够存在。
【案例2】
生活在非洲的长尾黑颚猴,它们不仅能够知道自己的亲属关系,还能分辨出其他同类的亲属关系。当研究人员在一群长尾黑颚猴附近偷偷播放某只幼猴的叫声时,几乎所有黑颚猴都立刻看向了这只幼猴的母亲。
此外,视觉化的思维方式在很多科学家那里早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物理学家法拉第在研究电磁现象时,正是因为想出了磁力线的形式,才建立了电磁场的概念。化学家凯库勒据称也是因为梦到头尾相接的巨蛇,才理解了苯环的化学结构。
人类的大脑既能以语言的形式思考问题,也能以图像等非语言形式去思考。那么,大脑有没有一套机制能够将各种形式的思考统一起来呢?答案是有的,作者将这套机制称为“心语”,可以看成一套特殊的符号系统。大脑将从外界接受到的各类信息转化为心语中的符号,经计算处理后,这些符号通常会再转换成语言信息,输出给他人。为了保证这一过程的顺利,心语中的每个符号必须对应着唯一的意思,而且这些符号构成的逻辑结构必须明确。这套机制又被称为“心智计算理论”,是当今认知科学的基础,科学家们正在加紧破解大脑中这套机制的具体运作方式。
所有的语言或多或少存在类似的缺陷,不适合作为心语。各种语言使用者的心语有可能是简化、改造过后的母语,不过,更有可能的是存在一种跨语言的普遍心语。所以,掌握一门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心语与语言之间互相转化的过程。
上面就是为你讲述的第二个方面的内容,语言并不能决定人们的思维。实验发现,即使不会讲话的婴儿,甚至是动物,也依然拥有思考的能力。人类的大脑既能以语言的形式思考问题,也能以图像等非语言形式去思考,并存在一套“心语”机制,将各种形式的思考统合起来。
第三部分,儿童是如何学会语言的。
首先我们来看下儿童学习语言的各个阶段。在语言学习上,儿童可以说是无师自通的天才。当我们成年以后为学英语苦恼的时候,肯定会想,为什么我小时候学说话的时候就没这么费劲呢?学习母语的过程,其实开始的比你想象得还要早,甚至在你还没出生时就开始了。
【案例1】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测试,给刚出生几天的法国宝宝播放法语和俄语材料,宝宝们在听到法语时会有较大的吮吸奶嘴的兴趣,在听到俄语时则不会有类似反应。即使将声音材料中的元音和辅音屏蔽,只剩下韵律时,宝宝们依然偏爱法语。这表明他们刚一出生就有了与法语韵律相关的知识,而之所以会这样,应该是母亲说话的声音通过身体传到了子宫,他们在出生前就开始学习了。刚出生的婴儿在语音的分辨上是非常敏感的,比如成年西班牙人是无法区分“ba”和“pa”两个音的,但是他们的婴儿能轻松辨别。不过,这种现象到婴儿10个月大时就消失了,他们在辨音上开始变得跟父母一样了。他们一定是以母语为标准,将各种发音进行了分类,有些不同的音被合并了,有些依然独立存在。在不断接收语音信息的同时,婴儿也逐渐摸索着自己的发音之路。
在3个月大时,他们还只会发出哭声、笑声以及一些咕哝声。但到5个月时,他们已经喜欢上了制造各种类似于元音和辅音的声音。在练习两三个月后,他们就能发出像“ba”这种真正的音节了。在1岁左右,像“嗒”和“滴”这种音节的转换已经难不倒这些小家伙了,他们开始咿咿呀呀说个不停。虽然发出的声音似乎都毫无意义,但这对于婴儿非常关键,他们其实是通过聆听自己发音的方式,学习如何使用发声器官。在发音技能基本掌握后,婴儿在一岁左右也开始理解单词的含义。
这时,他们一次只能说出一个单词,比如看见苹果能说出“apple”,看见小狗能说出“dog”,因此这一阶段被称为“独词句阶段”,持续时间约为几个月。紧接着的是开始于18个月左右的“双词句阶段”。在这一阶段,婴儿的词汇量迅速扩大,也开始学习语法,能够说出“I sit”这样两个单词构成的句子。而到大约2岁半到3岁半时,婴儿的语言能力突然出现了爆发,能够流利地说出符合语法的句子,并且使用的语法也越来越复杂。
在掌握了口语之后,书面语言的学习就提上了日程。学界曾经有一场关于儿童读写能力的激烈争论。一方认为,儿童能够从大量的阅读中自发掌握读写的能力。但在作者看来,儿童十分需要在读音和拼写规则方面的指导。因为与爆发式发展的口语不同,阅读和拼写的能力并不是天生的,需要经过后天的教育和艰苦的练习才能掌握。因为缺乏教育而导致的文盲现象,也充分证明了这一观点。
我们再来看下三种后天因素对于这种过程的影响。第一个因素是声音环境。你一定听说过有关狼孩的故事,他们从小被母狼抚养长大,因为没有接触过人类的语言,他们大多都丧失了语言能力。虽然这类故事的真实性值得怀疑,不过其中有关语言这一点还是对的:语言学习是不能缺少合适的声音环境的。在一些虐童事件中,有些孩子从小就被狠心的父母关进阁楼,无法接触到任何语言,最终的结果是这些孩子都变成了哑巴。
第二个因素是母亲式语型。母亲式语型有时也被称为“妈妈语”,指的是人们在和幼儿交流时使用的那种夸张、拖长的说话方式,比如“看这只兔兔!看见兔兔了吗?这有一只兔兔”。这类语句中的元音发音更加夸张饱满,有利于婴儿区分出各个元音,而且语句的内容通常与当前事情有关,婴儿更容易猜到句子的意思。
第三个因素是父母的回应。对语言学习来说,日常的练习非常重要。但这一经验在儿童的语法学习上不太奏效。儿童在与父母交流时,即便说出的句子有语法错误,父母也能听懂他们的意思,并且通常不会去纠正他们的语法错误。在这样一个缺乏反馈的环境里,儿童是怎么领悟到正确语法的呢?作者认为这还是要靠语言本能,就是说儿童的大脑中天生配置了基本的语法机制。在面临几种不同的语法结构时,他们会采取最安全的策略,先选择与父母相同的那种结构,然后进行试验和修正,最后总结出相关的规则。
由于女性骨盆的限制,人类婴儿在大脑发育完全之前就被生了出来。婴儿在出生后,大脑生长非常迅速,大脑重量和皮质厚度不断增长,9个月到2岁儿童大脑内的神经突触甚至要比成年人多50%,代谢水平也高于成年人。我们可以发现,一旦大脑发展到一定水平,婴儿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牙牙学语了。可是,为什么同一个人,幼儿时期堪称语言天才,在成年后再学第二语言就困难重重了呢?这还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从幼儿到成年的成熟过程中,大脑的代谢水平是一直下降的,神经突触的数量也在逐渐减少。研究人员发现,我们出生时那种高效的语言学习能力,从六岁起就开始衰退了,所以语言学习的最佳时间是六岁之前。
总结:
第一部分讲的是为什么说语言能力是人类的本能。
作者一共给出了三个证据:
语言的普遍性和复杂性证明了即使后天环境差异巨大,人们的语言能力也没有本质不同;
夏威夷种植园和尼加拉瓜聋哑学校的例子则表明,儿童完全可以自发创造出复杂、规范的语言;
特殊性语言障碍和布洛卡氏失语症两种疾病揭示了语言能力的生理基础。
第二部分主要反驳了语言决定思维的观点,因为人类思维可以有语言和非语言等多种形式。作者进一步提出了思维语言“心语”的假设,并解释了英语为什么不适合作为心语。
第三部分介绍了儿童语言学习的大致过程,并且分析了声音环境、母亲式语型和父母反馈对于学习过程的影响。作者在这里证实了语言关键期的存在,并认为大脑代谢水平和神经元数量的降低,导致了成年人在外语学习上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