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与祗的区别

“祇、祗、衹、袛”算不了很冷僻的字,但在使用频率上,除“祇”字在民俗文化中使用较多外,其它三个字使用得比较少。 即便是这样,在使用“祇”字时,很多人也容易与另三个字混淆起来,很有必要区分清楚。 要辨别和有效地记住四个字的不同处,我习惯用小学时,语文老师教的识字方法,

“祇、祗、衹、袛”算不了很冷僻的字,但在使用频率上,除“祇”字在民俗文化中使用较多外,其它三个字使用得比较少。即便是这样,在使用“祇”字时,很多人也容易与另三个字混淆起来,很有必要区分清楚。

 

 

要辨别和有效地记住四个字的不同处,我习惯用小学时,语文老师教的识字方法,一辈子都受用。虽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上学时是民办教师教语文,拼音教得一蹋糊涂。那是因为他们本身的拼音就没有学好,我们也就没学好。声母、卷舌音、后鼻音分不清楚,现在敲键盘打字,用不了拼音,花了很大的劲,学会了五笔输入法,让我记住了更多的字。

四个字的读音为:祇(qí)、祗(zhī)、衹(tí)、袛(dī),其中,祇、祗、衹均有多个读音,我们且不去管它,我们不是研究文字学的,能记住四个字及常用的读音就不错了。

一、分偏旁识别法

这四人字只有两种偏旁,即“示字旁”和“衣字旁”。

示字旁 在古代与神灵、祭祀有关,是对神灵崇拜、祭祀、祈祷的意思,或者说用于表示礼仪的字。祇(qí)、祗(zhī)两字(带拼音是为了加深读者印象,下同)属于这一类,肯定与祭祀和神灵有关。

衣字旁 ,在古代凡是和衣服有关的字,大多有衣字旁,如襟、裙、褪、补、 褡等等。衹(tí)、袛(dī)属于这一类。一旦见到这类字,肯定与衣服或布料有关。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上语课,老师说,不能“宽字认一边,长字认一段”,那是老师让我们养成好的认字习惯。到了高中,为了应付考试,语文老师说,“宽字认一边,长字认一段”对一些不常见的字,特别是繁体字来说,如果你实在不认识,没有把握的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方法是正确的。这就是中国汉字的特点,用偏旁判断一个字的基本含义和读音,虽然不是百分百准确,但大部分是对的。

这样,通过字的偏旁结构,把四个字的类型分清了。

 

 

二、象形识别法

祇(qí)和祗(zhī)两个字,为什么一个字多一点,一个字少一点?祇(qí)本意为地神,还有两层意思,不常用,不说了。祗(zhī)为恭敬的意思。也有其他字义,略。祇(qí)和祗(zhī)两字相比,祇(qí)的“氏”字下没有一点,祗(zhī)的“氏字”下面多了一点。祇(qí)下面没有一点,为神坛上的地神,祗(zhī)下面多了一点,那一点就是表示有人在神坛之下伏地拜神,自然是对地神的恭敬之态。

衹(tí)和袛(dī)两字,也从一个字多一点,一个字少一点来识别。衹(tí)字义为橘黄色的丝织品,祗(zhī)字义为贴身穿的短衣,即今天汗衫。衹(tí)和袛(dī)相比,衹(tí)“氏”字下没有一点,袛(dī)下面多了一点。衹(tí)没有一点,就还是丝织的布,袛(dī)字下面多了一点,说明已做成了衣服,表示已有人在穿,那一点就是穿衣服的人。

这样,就可以把这四字理解为,示字旁表示祭祀,没有一点表示是神,多一点的字,是有人在拜神,表示恭敬;衣字旁表示衣服和布,没有一点是布料,多一点的,是有人穿的汗衫。至于,四字中其他读音和字义,当有效记住它们后,再来了解也不迟,一步一步来,以免混淆。

 

 

读者朋友,我把四个字分清楚了吧,用我的方法,你能记住这四个字的不同吗?如果有用的话,别忘了留言点赞哦。

知秋君
上一篇 2024-07-22 09:36
下一篇 2024-07-22 09:02

相关推荐